您現在的位置:食療養生頻道 > 白參菌

白參菌
原料別名:裂褶菌、白花、天花菌、八擔柴
原料分類:菌藻地衣類
食用提示:每次約20克
禁忌人群:一般人都可食用。
適應人群:一般人都可食用,尤適宜患神經衰弱、頭暈耳鳴、虛汗、婦女白帶過多、小兒腹瀉、頭暈、偏頭痛等癥人群。
- 功效與作用
- 相關做法
- 原料介紹
- 白參菌,又名裂褶菌、白花,屬裂褶菌科,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珍稀菇菌。其菇體質韌、味道清香、鮮美爽口,營養豐富,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白參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裂褶菌(樹花)的子實體。菌蓋寬0.6到4.2厘米,質韌,白色至灰白色,上有絨毛,扇形或腎形,具多裂瓣。菌褶窄,從基部輻射而出,柄短或無。
- 營養分析
- 白參含有裂招菌多糖具有抗癌作用,可治療小兒腹瀉、頭暈、偏頭痛等疾病,經常食用有清肝明目、健胃潤腸、抑制小兒盜汗等功效,對增進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有促進作用。
- 適宜人群
- 一般人都可食用,尤適宜患神經衰弱、頭暈耳鳴、虛汗、婦女白帶過多、小兒腹瀉、頭暈、偏頭痛等癥人群。
- 食用指導
- 白參菌既可單獨炒食,又可作為食譜作料,也是制作腌臘、罐頭的上乘原料。
- 食療作用
- 長期以來,白參菌一直為野生品種,生長于亞熱帶闊葉雜木腐質上,由于受環境條件的影響,野生白參菌為指甲殼大小的片狀,且木質化嚴重,不利于采收、清洗和食用。到目前為止,國內還沒有成功的人工種植技術,國內野生分布也十分有限。
- 食材文化
- 白參菌性平、味甘;具有滋補強身、清肝明目之功效,用于神經衰弱、頭暈耳鳴、虛汗、婦女白帶過多等癥。
- 溫馨提示
- 云南特有的珍稀藥用兼食用菌~白參菌的人工馴化栽培日前在騰沖縣獲得成功,該項技術填補了我國野生食用菌馴化栽培的一項空白。